•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晒展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展会新闻 » 正文

    千笔楼|少了“流量”“网红”,这届车展何以成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07 10:40:44   浏览次数:1  发布人:0794****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目前降下帷幕。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上海车展,显得有些特别。热搜不多,网红减少,平静中却吸引了超过百万人次的海内外观众观展。  被称为目前全球顶级车展之一,少了些往年的喧嚣和热闹,上海车展何以反而办得很成功?  许多人说,这届车展回归了“车”本身,车展正在“返璞归真”。  说今年的上海车展“冷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习惯了之前一些车展的喧嚣。今年的上海车展,炒作表演明显少了,网络热搜也少了,新技术和新产品更多了,观展人数也更多了。上海,2025年5月1日,参观者在观看奥迪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目前降下帷幕。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上海车展,显得有些特别。热搜不多,网红减少,平静中却吸引了超过百万人次的海内外观众观展。

      被称为目前全球顶级车展之一,少了些往年的喧嚣和热闹,上海车展何以反而办得很成功?

      许多人说,这届车展回归了“车”本身,车展正在“返璞归真”。

      说今年的上海车展“冷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习惯了之前一些车展的喧嚣。今年的上海车展,炒作表演明显少了,网络热搜也少了,新技术和新产品更多了,观展人数也更多了。

    上海,2025年5月1日,参观者在观看奥迪汽车展台。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数据会说话:此届上海车展,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车企参加,带来163台新车首秀,比上一届还多近十台;接待海内外观众101万人次,比上一届多近10万;本届车展的发布会达193场,比上一届多43场。据不完全统计,本届车展的海外观众达6.3万人次,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传统全球车展式微。底特律车展,参展商数量直接腰斩;法兰克福车展,因难以为继被迫迁址慕尼黑后,仍难挽颓势;日内瓦车展,已被正式取消。

      放在这样的背景下观察,上海车展不仅说不上冷,甚至称得上全球最热。如此逆势上扬,更显难能可贵。

      车展业大势不好,上海车展为何能做到独树一帜?

      首先是品牌效应明显,吸引了行业新技术参展。

      这届车展上,索尼、英特尔、杜比实验室、3M等一大批知名企业,都携带先进技术和最新成果参展。有近50家国内外知名科技、半导体和芯片企业是首次亮相上海车展。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对这些企业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

      展会上,奇瑞的双足机器人Mornine(墨茵)、小鹏汽车的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中国一汽的分体式飞行汽车红旗“天辇1号”、广汽高域的多旋翼飞行汽车等,吸引了众多观众,展示了汽车行业智能化变革的新路径。

    上海,2025年5月1日,参观者走在大众汽车展台上。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其次是扩展参展边界,扩大展览成效。

      比如,这届车展内容从汽车扩展到消费,并首次延至五一假期,助力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升级;首次与文旅商体展联动,设立“车展专享消费券”,引来领券下单二次消费超过百万元,共同助推车展期间的城市消费。

      再次是创新办展模式,推动融合借鉴。

      比如,在布展上,宾利的斜对面是英特尔,莲花跑车与长城汽车“隔壁”……不同国家、不同价位、不同“血统”的整车、汽车供应链和科技企业,相互做起“邻居”,有利于产业链和行业内企业相互借鉴。

      有了这些创新探索,上海车展不靠炒作,反而吸引了广大车迷热切关注,网民直呼:这才是回归车展的本位。

      上海车展“全球最热”,还在于它不只是一个车展,而更像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可以观察全球汽车领域最新的技术、发展的潮流和未来的趋势。

      在人工智能时代,汽车不再只是汽车,而是智能产业的集合。在路上行驶,汽车是智能汽车;飞起来,就是飞行汽车、低空产业;立起来,就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智能汽车产业,正在成为聚合型的智能产业。

      看清了这种潮流和趋势的企业,纷纷发力占领行业先机,这正是造车的为啥会纷纷造“人”、造“机”。

    上海,2025年4月26日,参观者在小鹏G6展车内体验车载智能系统。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得益于智能产业在技术底层上的相通性,中国汽车工业正在酝酿着蝶变。长三角、珠三角,正在形成一个个成熟的汽车“生态圈”,带动一大波零部件产业共同发展。

      随着供应链成本逐步降至可商业化水平,机器人还可以进入汽车工厂做整车制造各项工作,在车企和行业内部形成商业闭环。

      行业人士预测,今天的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跟十年前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一样,会在新的十年里快速成长。未来的车展,将不仅仅是汽车,会有更多科技、更多具身智能参展,科技才是车展的核心。

      从这个意义来说,上海车展等中国车展,前途无限。因为,中国科技,前景无限;中国市场,前景无限;中国机会,前景无限。

     

      记者:周蕊、王鹤

      题图漫画:潘红宇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0794****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2022 展会信息发布,找展会,请上晒展网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