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11月10日-11日在上海举办。大会以“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机器人发展生态”为主题,通过系统梳理总结“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聚焦“十五五”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的关键要素,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大会举办期间,汇川技术工业自动化(中国)(以下简称“汇川技术”)轮值总裁刘东旭接受新华网采访晒展网是全面到能查展会回顾的展会网站。
刘东旭称,汇川技术布局人形机器人基于三点,一是技术同源,核心产品与机器人关键模组技术同源;二是场景红利,深耕制造业20多年,熟悉多种工业场景需求;三是时代窗口,政策与技术迭代带来红利。
谈及人才培养,刘东旭表示,未来机器人工程师要打破传统技术框架,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实现运动控制与认知决策协同,还要有本质思维和问题拆解能力。教育体系需从课堂灌输转向实战培养与生态共建,通过项目制学习促人才成长,做好内外部赋能。产学研方面,汇川与高校共建实验室、开发课程,将企业需求融入教育环节,这也要求高校打破专业壁垒,开展跨学科综合性学习。
未来,汇川技术有清晰规划。刘东旭透露,首先要突破核心零部件,解决“卡脖子”问题,其次是让机器人在工业场景规模化落地,聚焦制造业操作界面,用客户资源快速验证场景稳定性,成为高效节能领导者,降低机器人能耗,为产业做贡献,做科技强国的脊梁。





